|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
|
价值引导不可画地为牢 |
2009-11-19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2006-5)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熏染与培植。教育之中悠悠万事,唯正确的价值引导为大、为重。所以,为师者须慎之又慎。
纵观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一些教师对“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 这一观点理解得过于简单、过于狭隘、过于短浅。如上《三个儿子》一课,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批评翻跟斗的孩子。批评唱歌的孩子,且以第三个孩子为孝顺。似乎这才是正统的主题思想,也才是正宗的思想教育。如果孩子敢于发出“天下的妈妈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多才多艺呢? ”的追问,那简直是胡言乱语,离经叛道。读《落花生》就只能做花生式的人,如果学生要为苹果、石榴、桃子辩解,教师说不定也会不容分说一阵棒杀。学《泉水》(人教版二下)就是要学习泉水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否则就算是忽略了所谓的“人文教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也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道,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多元的。其间意味着,价值是多元的,绝不是单调划一的,更不能以教师的好恶为是非标准。如就《三个儿子》这篇文章而言,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与感悟,便可能获得不同的价值与意义。假如从儿童文化的立场上来观照,显然本文作者所要凸显的主题是有失偏颇。试想,儿子的翻跟斗与唱歌何错之有?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活动,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甚至玩对于人类文明的进化也起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作用,以至于有人说,文化就是玩化,玩化就是文化。一个孩子不会玩或被禁止去玩那他还能算是孩子? 还能身心两健、手脑双灵地成长吗? 当然再加探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追索:妈妈们都提不动的沉甸甸的水桶能让孩子去提吗?
也许,这些有点牵强附会,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价值引导不可画地为牢。教师在引导时不可同于一孔之见,不可定于一家之言,而是要尊重普适价值,尊重个人体验,尊重自主建构。否则,它必将困限了教师的眼界与思考力,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也必将扼杀了语文教育的生机及活力。
读读一个这样的课例,我们可能会有所领悟。在“心灵作文”主题研讨课上,执教老师独出心裁地设置情境,让孩子们当“安慰天使”,以感受身边孤单、寂寞、伤痛的心灵,甚至用自己敏感的心去触摸世界万事万物的忧愁与苦难。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在强调,对同情心的培养,是人性光辉得以发扬的关键所在。而在这节课中,天真的孩子们紧蹙额眉,发抒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同情:有的孩子说,他想安慰老鼠,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老鼠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生活所逼的;有个孩子说,他想安慰鲨鱼,鲨鱼太孤独了,他很想安慰它,如果有真情感化,它可能不会再兽性大发,也就可能改恶从善了……一些奇思妙想纷涌而来。
课后一些听课老师指出,这样的引导固然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上天入地、随心所欲、想落天外,叫人叹为观止,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就是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甚至学生会因此而误入歧途。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这样“刚硬而决裂”:对于善恶,我们总是以为这是形同水火、势如冰碳。于是,我们总是趋向于嫉恶如仇、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心态。其实,想想:我们为什么总是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来宰割孩子美好的心灵呢?面对孩子们的发言,我们为什么不躬身自省自己的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呢?我们满脑子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固然,我们要善恶分明、惩恶扬善。但惩恶绝非除恶,就是简单地将“作恶的”置于死地而后快。孔子认为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三种:以怨报怨是一种方法,以直报怨是一种方法,以德报怨也是一种方法。很显然,以德报怨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它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是对于善根与其感化力的神圣的肯定。正是因为我们相信邪不敌正,相信善与正义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必非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作恶的,除非它们恶贯满盈。罪不可赦。只是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缺乏宽恕的能力与气量,一味地讲求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之类的思想根深蒂同、深入人心。只有清空我们的偏见与鄙念,我们才能发现“宽恕恶的”及“化敌为友”的胸襟与胆魄。大爱者,他总能超越世俗的狭隘的道德观念,并用大慈大悲的双手接纳与感化一切,包括恶的。就如同圣经里说的,太阳照着好人,也照着恶人。以短攻短、以顽济顽的结果是你死我亡或两败俱伤。善与爱是对罪恶的救赎,它们才是拯救人类灵魂,使之不灭的诺亚方舟。
想起《福建日报》(2005年l1月19 日)一篇文章,节选如下: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人间真情。l1月3 日是穆斯林盛大节日“开斋节”,以色列占领军在约旦河西岸杰宁执行搜捕任务时,误将巴勒斯坦12岁少年阿罕迈德·伊斯梅尔·哈提卜枪杀。突如其来的惨祸使孩子的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悲伤过后,哈提卜的父母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将儿子的遗体器官全部捐献出来,以拯救以色列垂危病人。哈提卜的心脏移植给一名12岁的以色列女孩,肝脏分别移植给一个仅6个月大的婴儿和一位66岁的老太太。他的肺叶捐献给一名罹患肿性纤维化的14岁病人,他的一对肾脏分别移植给一名5岁男童与一名4岁女童。一个巴勒斯坦男孩的生命换来了6名以色列人的新生,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博大胸襟和爱心之举,令以色列举国震惊,感动不已。总理沙龙亲自邀请哈提卜家人访问以色列,他将在总理府当面向哈提卜父母道歉,对以军的误杀行为表示深深的歉意。(据报载后来以巴两国政府因之而在积极和谈。)这是怎样的心胸与德行!以德报怨,以善待恶,是人性的美丽,是大仁大义的德性!
我的心为之深深震撼了!在分享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之后,许多老师也沉浸在这种伟大的宽恕之中。而其中有一位老师则是坚持己见,认为这是空泛的宗教说教,并称世界不像人文主义者想象的那么美好,如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加以引导的话,必然导致学生们会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他引用《雷锋日记》中的话来佐证:“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无情。”
就在双方各执一词、争锋相对之际,研讨学校的黄春晖校长缓缓地说出这样一个观点:或许,问题不在于开拓思路与价值导向的矛盾,而在于孩子们是否是出自真心的安慰? 我们价值引导的重心应是孩子的真性情、真心灵!
举座有恍然大悟之感。我也心有所动——那就是生命的在场!同时。我也想起了黄克剑先生在讲演中说过的这样一件小事。他说,前几年大学生辩论赛举行得如火如荼,但他一直持不大赞成的态度。因为正方与反方其观点与立场都是人为地设置并抽签决定。学生抽到正方说得义正辞严,抽到反方又是天花乱坠,这本质上与人的心灵立场是大相暌违的。唆使学生在言不由衷地说话,说一些自己也不曾信仰的所谓的伟言宏论。诱使学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三暮四,这岂非教学生“使诈”呢? 确实,诚实地对自己的内心负责这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价值。特别是在假大空大盛其风的现实中,诚信的品质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价值引导不可倚轻倚重,否则容易失之偏颇,容易以偏概全。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教学中以兼容并蓄的心态来对待并积极促进价值生成。教育对生命的点化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价值的增殖与创生。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教育第四次革命性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被接受
下一篇:
研究性课堂:给孩子“植入”发现和创造的基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