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日报(2005-09-01)
我市高考实际录取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全省第一
培育的是“能发展的人”,还是“会考试的人”?曾几何时,教育一直走不出为素质教育“鼓掌”却“臣服”于应试教育的怪圈。几年的大胆探索,努力走出怪圈的杭州亮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进步,今年更是突出:全市考生实际录取率达到81.98%,超过省录取率10.5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大学文理科(不含保送生、提前批、艺术类考生)录取人数为5240人,占全省录取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前三批文理科录取人数为19493人,占全省录取总数的六分之一强;高考文理科前100名的人数,杭州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市共有50多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占两校在我省招生计划数的四分之一。
如此漂亮的成绩是怎样“炼”成的?全省几个教育强市近日纷纷来杭取经。杭州的经验之谈令人回味:应试教育就像“抗生素”,用多了不仅影响疗效,而且还有副作用;而素质教育就像一帖内涵深厚的“中药”,由内而外,润物无声。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正是杭州考出漂亮成绩的“内因”。
一个量质并举的“优高”工程
高、初中分设以前,初中、高中都难产生“规模效应”。2000年,高、初中分设,全市合计投资近15个亿,迁建新建了近20所占地面积在120亩以上的高标准公办高中,同时对一批老校进行全面改扩建,相当于新增36班规模高中学校50余所;初中管理权下放给各区政府,各区政府致力于打造初中“高地”,初中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面子”漂亮了,高中学校的“里子”也悄悄地在变。
“不比成绩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帮助长征中学顺利实现数十年来晋升“重高”梦想的,是一个渗透着素质教育精义的“退一步”哲学。该校化学老师何新亮出的考卷很“有名”,他说,第一次考试最重要,要“考到学生哈哈笑”!待有了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加大试题难度,他们同样会做得很好。因材施“考”,让何老师赢得了“学生最满意教师”的赞誉。而长征中学的软件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师得到了“升级”。
杭七中今年的本科(不含艺术类)上线率高达86%,这个数字令全省同类学校刮目相看。这不是一个只有读书声的学校,高升学率的背后,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美术班独领风骚、七中学生作为中国高中生的代表上了中韩日共同主持的“这里是亚洲”直播节目,中学生科技辩论赛杭七中名列第四……
量质并举的“优高”工程,使我市81所普通高中已有45所成为省级重点高中,其中省一级重点达到21所。经省教育厅严格评审,市教育局直属的普高、职高学校今年全部晋升为省级重点学校,其中“省二级”增加了三所、“省三级”增加了六所,市区优质高中招生数达到了80%。
一个“导”向素质的中考政策
近年来,杭州中考政策发出了一个声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赢家,不能让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会考试”上,要让孩子努力“学会学习”。
中考试卷的命题在改变。试题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生活情境题、实验题、开放题等能力题增加,不追求唯一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更是一种独立思维的挑战。显然,“高分”不会属于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高中招生政策在改变。2001年起,高中招生改变了以往由重点普高首批招生的办法,将一些“准重高”与重点普高列入同批次志愿选择范围和同批次招生办法,大大缩小了一般普高与重点普高的生源差距,充分调动了更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在优质高中的录取工作中执行“15分政策”,用15分再换一次第一志愿的机会,每年“救”下2000名高分学生,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得各优质高中之间的生源得到调和,形成了更为科学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减少考试人数,精简考试科目,降低中考难度,丰富考试形式,看重综合素质……一位“重高”校长直言,过去简单抓成绩,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激情都给挖光了,而在中考改革的引导下,走进高中的学生更“活”了———学得轻松,学得更有效率。
一个“普、职”兼顾的教育思想
今年职高招生依旧火爆。“前来报名的孩子都昂着头充满自信”,中策职高副校长郑效其拿出今年新增专业中新合作国际酒店管理专业的录取名单,综合测评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就有十余名,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在80分以上。
7月初,中策职高毕业生李京以单考单招高职旅游类608分的好成绩,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录取,收到了全省第一份录取通知书。“职高毕业考专科,专科毕业考本科”,李京告诉记者,读职高不但有就业出路,也有很好的升学机会。今年,我市单考单招高等职业院校的平均录取率达到64.02%,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近十个百分点。
“文化课学习平平,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未来”,市教育局高中处副处长王瑞华指出,走进职高,不是什么无奈的选择,而是帮助文化课不一定擅长,或是有特长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我市普职招生比始终保持在1∶1左右,这不仅是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需要。如今,我市职高的一次性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依旧耐人寻味。
“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和优异的高考成绩比起来,市教育局副局长叶鉴铭认为,杭州教育界达成共识的育人理念更值得珍惜与呵护。
(记者王倩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