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课改从不排斥升学率

2010-5-10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来源:中国教师报(2010-5-5)
  
        
  课改当前,很多学校却按兵不动,尤其是高中校。不动的理由貌似很有道理:升学率是高中的生存之本,我们不能不要升学率。升学率真的和课改是一对天生的矛盾?还是人们的想当然?本期问道围绕山东昌乐二中的课改实践探讨这个话题。 

  ■本期对话嘉宾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 
  潘永庆 山东省潍坊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院长 
  赵丰平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校长 
  ■对话主持 李炳亭 

  教师只为高考而教,学生只为高考而学,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 
  李炳亭:作为长期在一线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我已跟踪采访昌乐二中多年,几乎见证了她课改前后的每一点成长。作为当年高考成绩突出的名校,还敢于冒风险大胆突破,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进行彻底的课堂改革,我佩服他们的勇气。 
  赵丰平:学校的高考虽然曾经成功,但是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教学过程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心灵的成长。我认为学生精力的流失,主要是因为老师简单机械、生硬、霸道地灌输。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显然相悖。 
  什么是素质呢?爱因斯坦说过,素质就是把知识都忘记了,剩下的那些东西。我们恰恰是运用剩下的东西去思考,去与人交往,去战胜困难,去设定目标,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去创造我们的幸福。 
  我一直在强调,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是学习的结果,而知识掌握的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才是学习本身。孩子的大脑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是用来思维的元素,知识就是种子,思维就是耕种,只有当我们把知识用思维耕种到大脑里的时候,知识才能变成力量,否则就是无用的垃圾在大脑里的堆积。现在社会上浮躁的风气,愈演愈烈的功利主义,使人们把目光全部集中到成绩和考试上,忽略了人性;学校盲目追求知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教师只为高考而教,学生只为高考而学,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而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存在问题最多的领域之一。为了教育的明天,也为了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必须改!特别是看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后,我更是坚定了这种决心。 

  好的教育从不为考试改变,亦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李炳亭:杜郎口中学毕竟是农村学校,而昌乐二中则是“县中”,升学率对学校来说很重要,“突破”之难可想而知。 
  刘良华:一段时期以来,县级高中承载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尽可能多地把本地高中生送入大学。这种使命使得“县中”常常成为课程改革的“红灯区”。在高中实施课程改革,成了少数有胆识的学校的“探险之旅”。昌乐二中的改革验证了“好的教育从不为考试改变,亦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的说法。 
  赵丰平:我曾经到欧洲考察,发现开放课堂是正确的事,后来学习了一些教育文献和专著,又受到杜郎口中学的启发,突然悟到:只要我是正确的,我的世界就是正确的。“正义”是有强大力量的,再加上师生对我这个校长的信任,我们下定决心:改。教育只有让孩子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课堂改革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当然,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特别是教师传统的观念。许多老师的权威也在开放的课堂中受到挑战,以前没有这样的事,他们很不理解。但是作为校长的我,不可能等到学校觉悟最落后的老师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我才去推进。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在理解中全力执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制定相关的评价奖励机制,助推改革。 
  事实证明,我们并没有因为改革而降低升学率,我在几年前提出的“高考其实是考人品,高考成绩其实是教育的副产品”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人品包括哪些呢?心灵的力量,对未来目标的期盼,克服困难的勇气,态度情感价值观,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对待困难挫折的态度,自我的管理水平,热爱生命,尊敬父母,尊重他人,能够与他人友好的交往协作……这些都是人品的范畴。我们的课改正是要努力给孩子这些能力和品质,怎么可能应付不了一个高考?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找到了教育的“根部” 
  李炳亭:昌乐以“271高效课堂”模式为核心和呈现形式的课改,为什么能成功?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赵丰平:我们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是一个大框架,“让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成为对课堂有贡献的人”是我们高效课堂的目标。其关键是: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每个小组就是一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小组长就是“分动力机”。让每个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和精彩的点评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立体交叉的驱动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上老师是引路人,应该像手电筒一样,站在学生身后,照亮学生前进的路。把课堂还给孩子,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才能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地涌流。 
  “271高效课堂”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一个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个对人友善、宽容和积极参与社会合作的人。 
刘良华:撇开模式,我觉得发生在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表现出这样三个特色: 
  一是推动学生自学。教学唯一合法的定义是学生的自学,或者说,是教师对学生自学的辅导。自学由预习启动。复习是古代和近代教学论的传统,而预习是现代教学论概念的关键词。从复习到预习,这是整个教学论的转变。与复习相关的教学要求是,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学生一定会做小动作,会开小差,甚至会厌学。 
  自学也会有困难。推动学生自学遇到两个困难,一是担心学生看不懂课本,二是担心学生能否学到完整的知识。昌乐二中设计了导学案和训练案,分别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自学。 
  二是推动完整生活。学生只是一个相对的身份,完整的生活才是每个儿童的真实存在。完整的生活隐含了完整的人性。基本的人性包括求知欲、占有欲和爱欲,转换到学校的场域中,它们分别关涉学习与探究、自我管理与自食其力、艺术体验与艺术创造。学生自学解决的只是求知的问题。 
  昌乐二中在自学之外推行班级自治、学生社团、大单元社会实践活动、65公里拉练、“生存·生活”实践周、学生进城下乡活动、青岛看海、中华文化寻根游等活动,分别从自我管理与自食其力、艺术体验与艺术创造等方面贴近人性的需求,落实“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三是推动海量阅读。阅读是与智者的对话,它收获的是精神的独立和生命的高度。“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一个人的阅读看似孤独,却是在书中的狂欢。一群人在一起聚会,看似是狂欢,其实越聚越孤独。 
  刘良华: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只是一群要求知的人聚在一起,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早在中世纪,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读书、讨论,后来就形成了最初的大学。昌乐二中把阅读看作一件大事,丰富学校藏书量,规定学生读书量,举行读书会、报告会、演讲赛、辩论赛和话剧表演等。这是找到了教育的“根部”。 
  赵丰平:我们是播种梦想的人,孩子是高效课堂的创造者、参与者,老师在大框架下创造,学生也在开放的环境下创造。 
  要除去土地中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要想让学生不干坏事,让老师不颓废,你就要让他们做有意义的事。通过开放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我们用社会的组织形式,让孩子们自己组织学习,创建梦想,发展能力,同时也在促进老师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在学校、班级中建立家庭亲情关系,打造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在这样的亲情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模式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要坚守学生的立场 
  李炳亭:每天都有人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学习,关注高效课堂的模式,但许多学校往往又无法成功复制。 
  赵丰平:模式不是唯一的,它是导向,是引领,是为课堂高效、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服务的。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题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模式。我们营造一片森林,但也让每一棵小树自由成长。唯模式不行,一切应以学生的学习为导向,为学生服务。 
  我觉得中学要想课改成功,首先要打造好的学校文化,寻求整体的价值认同,要给老师一个明晰的概念,开工没有回头箭,必须改下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评价结构体系,要制定好的开放课堂的奖励机制——如果要让水流向该流的地方,就为它修条河,所以要让评价机制和绩效挂钩。另外,校长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下去,同时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刘良华: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是否由一定的“模式”启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坚守了学生的立场,并找到了“自学”和“生活”、“阅读”三个关键词。 

  昌乐二中提供了一个范例: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实现 
  李炳亭:普通高中今后向何处去,改革的路在何方,昌乐二中成功的“县中”经验的确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昌乐二中课改的成功,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并告诉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实现。当前的社会在转型,教育也在转型,这个阶段就要有成功的范例,为办学者带来信心,指明方向,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刘良华: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不只是一个当下的、民间的经验,而且是中国过去课程改革智慧的聚拢和对中国未来课程改革方向的一个预示。 
  潘永庆:我想昌乐二中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是否应该用更高更宽的视野来定位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除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新生外,就再没有其他培养目标吗?即使升学率很高的学校,其升入名牌和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只能占其中的一部分,相当多的学生要进入职业学院学习一技之长或直接走向社会。 
  因此,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幸福负责,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的合格公民,为社会需求培养多样化的有用人才就必然成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而不单单就是升学率这一唯一目标。 
  另外,课程是学校的主要产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普通高中除按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外,要把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必须办好的事情去做,这其中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改造,即探索和遵循学科课程教学规律,从学生需求出发,广泛挖掘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重组、取舍、整合和设计等加工制作,更包括从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出发开发多样化的供学生充分选修的校本课程。 
  赵丰平:目前一些学校还固守传统的课堂,不敢或者不愿改革,就是理念上的不愿改或者改不动,学校的条件和文化还未达标,校长还没下决心。我想,几所走在前面的课改学校正是用榜样的力量现身说法: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正确了,就能走出课改的新路。 
  现在我觉得特别幸福,老师们说,你看校长哪来那么多精力,天天那么累。课改初期是靠责任,现在我感觉已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价值引领,把自己的学校做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中学实验课尴尬之局欲解还难中学实验路在何方

  • 下一篇: 九大“教学范式”解读


  • 杭州七中“三支队伍”工作条例(试行)
    祝贺!沈玉佩老师获评“教育改革创新年度…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
    走读高中课改:永嘉中学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萧山二中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天台中学模式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
    叶开:面对考试我教女儿“出卖灵魂”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467526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