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6-13)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23分报道,日前,上海市教科院公布了针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个城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调查,调查显示,老师对孩子们的奇思怪想容忍度极低,不少新奇的创意在萌芽中夭折。
此次调查共涉及6个城市106所中小学校,共有11098名中小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学生对老师能够“耐心解答,共同探讨”的认同度是54.7%,仅仅有15.5%的学生对老师能够“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示认同。85%的学生在自由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得不到老师的赞赏。另外,是越到高年级越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调查再次显示,也就是中国学生模仿能力强,但是设计和改进的能力比较差。尤其在制定行动计划、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还有评估产品等等方面明显薄弱。
对于“我国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差”,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表示,问题在于目前学校的劳动技术课程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学工、学农基本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学校和家庭方面一般都把培养创造力看成一种额外负担,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只参加与升学挂钩的各类竞赛,不愿参加普及性的科技活动。久而久之,可能会带来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说丢失掉勤于思考的品质和国家技术领域的落后。
调查组针对中小学生在创新能力比较差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切实把学生课业负担减下来,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参与教学、体验创造;家庭要积极配合,尊重孩子的思想,鼓励他们的思维成果;尝试建立起专门的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机构,来开展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科学研究等等。
|